龙8long8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和大家聊一个和每位网友都息息相关的话题,就是全民健身运动。今天很高兴为您请到现场的嘉宾是来自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司长盛志国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服务全民健身 共享全民健康”,欢迎您盛司长。
各位网友朋友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利用中国政府网这个平台和网友交谈全民健身,希望通过这个交谈使网友们更自觉的、积极的参与健身,对大家有一些帮助和启发。
其实全民健身是一个比较新鲜的词。过去都是说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体育运动对于身体素质的提升是我们在建国之后认识到的一个问题,而且把体育运动深入到每一个阶段的教学工作当中,包括说其他业余的体育活动,开展的也都很好。您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现在这个阶段,我们国家整体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情况。
再过4天,6月10号就是同志“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60周年纪念日,应该说在体育根本任务的指导下,我们国家的群众体育始终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尤其奥运会之后,竞技体育取得了辉煌成绩,群众体育也得到了更加充分的重视。尤其是北京奥运会之后,人民群众的健身意识明显提高,各级政府和体育部门对于群众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强,政府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全民参与体育健身的社会氛围越来越高。我想用几组数字来说明。
一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持续增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三个标准:每周锻炼三次,每次30分钟以上,并且是中等强度以上。
不能说遛遛弯就算健身了。从直观的解释,是不是稍微出点汗,感觉有点累才达到健身的效果。
不行,一定要有客观的强度、频度,才能保证我们体育锻炼后体质的增强。所以三年前,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的时候,我们国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是28.2%,这几年,应该说健身氛围更加浓厚,目前已经超过这个比例。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有三分之一的人数经常参加健身,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全民健身的氛围和状态。
二是国民体质总体状况持续增强。去年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国民体质总体合格率(即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等级以上的人数比例)为88.9%,比2005年增长了1.7个百分点。这一指标的增长反映出通过体育健身以后,对于增强老百姓的体质效果已经有了明显的体现。
三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近几年体育总局加强了“三身边”建设,“三身边”就是指群众身边的场地设施、身边的组织建设和群众的身边活动。这几年“三身边”的情况,我用几个数字来说明。到目前我们国家各类公共体育场馆已经达到了110多万个。体育健身的指导站、各类体育健身站点达到25万多个,获得各级技术等级称号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已近80万人。
四是全民健身法规规划不断健全。2009年,国务院第一次颁布了专门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行政法规《全民健身条例》,2011年又印发了《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 ,系统规划了新时期全民健身工作,提出了今后5年的工作目标任务和发展保障措施。前面几组数字可以充分说明,我们国家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全民健身得到了快速发展。
一提全民健身,时常听到纲要、条例、计划等几个重要的全民健身法规和文件,它对我们全民健身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约束作用。能不能简单的做一下梳理,谈谈它们之间的联系。
大家很关心群众体育发展,能够历数纲要、条例、计划这样几个重要的法规文件。近些年,我们国家的全民健身工作之所以能取得较快发展,确实和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分不开,尤其是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法规和文件。1995年,我国体育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历史时期。1995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这个计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要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同年在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体育法》中规定:“体育工作坚持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基础”,这就以国家立法的形式明确规定了群众体育的地位与任务。
2009年8月,国务院公布《全民健身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规范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专门性行政法规,并确定每年的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这是政府倡导和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健身的最好形式。
2011年2月15号,国务院又颁发了《全民健身计划》,对“十二五”时期的全民健身事业发展进行了总体规划。新周期《全民健身计划》明确了要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全面推进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对目标任务、工作措施、保障措施进行了规定。人大立法、国务院一系列法规文件,为各级政府履行公共体育服务职责提供了法制保障和政策基础。我认为,这些年来,《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五年规划的颁布,体现了党和国家以民生为本,关注人民身体健康循序渐进采取的一系列决策。
全民健身真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才能把全民健身活动搞好。这个活动不单单为了搞好这个活动,而是为每一个参与到健身当中的人的身体健康,从这方面来说,意义更大。
全民健身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推动,在调动各方积极性方面,总局有什么考虑?
这位网友提出的问题也是国家体育总局作为重点工作一直在推动的。全民健身确实要全民参与。公共事业需要全社会的投入,这是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多年来全民健身发展的客观实践。在《全民健身计划》中专门提出,要鼓励社会兴办全民健身事业。这两年作为体育总局,实际上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方面积极推动各级政府履行公共体育服务职能,调动相关部门支持群众体育工作,另一方面动员社会力量投身全民健身事业。从四个层面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
一是发挥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体育部门作为全民健身的主责部门,要更多的履行责任,主要目的是为了体现政府主导和部门间的协同配合。
二是发挥各级体育总会和单项体育协会等各类体育社会团体的作用。目前,我们国家除了各级体育总会、单项协会外,全国或地方性体育社团也越来越多,社团覆盖面越来越广,非常活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社团已经有5万多个,单位社团会员达到22万多个。在体育系统内部提出“大群体观”,目的是要把国家体育总局,要把国字号的运动项目协会,把这些协会的作用发挥出来。
三是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社会组织和行业体协的作用,以及分布在社区、乡镇的各类体育俱乐部的作用。目前在社区的体育健身俱乐部有2万多个。同时发挥新闻媒体、科研单位等各方面的力量,通过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聚集推动全民健身发展的组织力量。
四是倡导鼓励社会各界热心人士投入全民健身事业。大家注意到,现在很多比赛都有冠名,他们都是一些热心企业,有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热爱体育,愿意为全民健身事业投入一部分资金,所以他们通过各种机会为全民健身事业服务。体育总局一直倡导和鼓励不同企业能够在为公益事业投入的同时,也收到多方社会效益。
您刚才说到体育冠名,全民健身的体育赛事、活动,我想在观看我们这场访谈的企业负责人,如果没有像大的企业有雄厚的资金背景和非常强的实力参与到职业体育当中,比如赞助中超、中职篮,可以拿非常少的资金参与到具有同样重要意义的全民健身活动,这样的效果也不差,而且可以把企业的良好形象在真正爱运动的人们当中树立起来。
有两位网友,分别是御风而行和冠军都问到体育彩票的问题,体育彩票和全民健身有很大的关系,是不是有一种说法,我们家门口的健身器材都是体育彩票所构建起来的。那您能不能介绍一育彩票和全民健身的关系?
首先感谢,由于国家体育彩票的销售发行,现在社会上不少关心体育的热心人士通过购买体育彩票,实际上为体育事业发展投入了力量。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体育彩票公益金的大力支持。应该说从1997年开始,各级政府利用体彩公益金开展全民健身事业,很好地弥补了国家财政的不足,为发展全民健身事业提供了重要的经济保障,被体育系统比喻为“体育事业发展的生命线”。仅十一五期间,全国按销售规定比例提取公益金728亿元,专门用于体育事业。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全民健身事业的资金为年度体育部门留存使用公益金总额的60%。按照国家规定,应该把公益金的60%用于开展全民健身事业。国家体育总局十分重视彩票公益金的使用管理和社会效益,确定确保基本、面向基层、重在西部的资金投入方向,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公益原则。2011年,总局本级投入公益金14.3亿元,其中用于全民健身事业的为11.2亿元,所占比例已达78.3%。这部分资金中用于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的比例进一步提高,已达88.2%,这一作法对地方各级政府的公益金使用发挥了示范引导作用。
但从各地彩票公益金使用情况看,有不少省用于全民健身事业的公益金比例尚未达到60%,有些省由于体育事业财政经费不足,用于全民健身的比例差距就更大。经费不足,本身就是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供需矛盾。所以群众健身的供需矛盾由于资金投入的不足显得更加突出。公益金是全民健身经费投入的重要方面,加强公共体育服务,需要政府、社会不同渠道的投入保障。总的看,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引导,全民健身的资金保障普遍得到加强,其中彩票公益金发挥了重要作用。
网友可能也有这样的疑问,公益金是体育总局总体进行支配,还是由各省独立分配?
彩票公益金已经作为国家的财政预算进入到整个国家财政预算体系,国家财政有非常完善的管理办法和使用规定,所以彩票公益金从体育总局来说,只是使用的中央本级,各省地市都要按照国家财政的要求,按照比例用于体育事业的发展。同时按照《全民健身条例》的规定,还要努力实现彩票公益金60%以上用于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其实体育锻炼对于每个人的身体好处勿庸置疑。尤其是老年人当中,体育锻炼对老年人身体素质的提升更是重要。那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如何发挥体育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中的作用,体育总局有什么举措?
这位网友朋友我想可能是做基层老年体育工作的,这个问题提的很有针对性。应该说目前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8亿,65岁及以上的老人为1.23亿,超过欧洲老年人口总和。应该说,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基本国情。促进老年人健康的重要方式首先离不开体育健身,通过体育健身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老年人身体改善了,对于家庭,包括社会的和谐稳定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刘鹏局长在年初全国体育局长会上专门强调要“发挥体育应对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近两年,我国老年体育得到了快速发展。老年体育工作遵循促“进城市、发展农村、重在基层、面向全体”的工作方针,老年体育组织有它的特殊性,老年体协老领导多,容易协调拓展,各级老年体育组织逐步健全,作用发挥更加充分,老年健身设施逐步改善,挖掘推广了不少老年健身项目。今年总局将开展全国健康老人评选,筹备全国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同时,还要在全国范围开展老年人体育工作调研,有针对性的制定《进一步加强老年体育工作的意见》,从政策指导上加强老年体育工作。
从您刚才说的这几个方面可以看到,老同志们要想进行全民健身是有非常好的条件的。我们问一个网友的问题,他说,一些组织开展的全民健身活动流于形式,比如每年8月8号组织一些比较大型的群众、有表演性质的活动,但是平常可能看到这样的活动却不多,这种情况如何避免?
这位网友朋友很关心我们现在开展的全民健身活动。全民健身活动有两大类,一类是群众自愿自主参与的活动,一类是各级体育部门、社会组织开展的活动。正像这位网友关心的一样,组织开展健身活动一定要处理好形式、内容和效果的关系。现在老百姓健身的氛围、自主性越来越高,一般示范动员性的活动要少搞,更多的是给老百姓提供到位的、人本的健身服务。
我们体育部门也要求全国的体育系统,要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方便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当然,大的活动、示范活动要搞,但是怎么掌握这个度?坚持大型示范活动与小型多样活动相结合,以小型多样活动为主的原则。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开展示范引导性的健身活动。同时要把工作精力更多的放在为群众提供人本、长效、便利的服务上。
另外在策划和组织活动时,不能简单的追求场面、规模,要淡化形式、简化仪式、注重实效。逐步把体育部门组织的活动转化为群众身边的常态活动,要把打造品牌活动转化为群众喜爱、自愿享用、便于坚持的健身方式。利用开展各类健身活动的机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把进行科学健身指导融入其中,增强群众健身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现在说到全民健身好像都是东部地区或大城市的事,我们西北小镇怎么才能从中受益?
感谢西部网友朋友提出的问题。现在倡导全民健身就是要使更多的老百姓能够享受政府提供的体育公共服务,参与健身。没有农民广泛参与的体育健身就不能说是全民健身,没有农村的体育公共服务就不可能实现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目标。我们开展工作的要求就是要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
当然,我们也客观感到,目前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群众体育健身的环境和条件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为了缩小这一差距,各级政府和体育部门做了很大努力。体育总局多年来一直努力推动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注重体现“保障基本、面向基层、重在西部”的工作原则,对于全民健身的推动也体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所以对于政策的倾斜、资金支持的导向一直以农村、中西部、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为重点。
“十一五”期间,各级政府投入更大,全国已有三分之一的行政村建设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到2011年底的时候,已经有30万个行政村建有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全国是64万个行政村,到去年底已经有30万个行政村建有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应该说农村最基础的体育设施得到了改善,这几年体育部门做了非常有效的工作,使农村有最基本的体育设施的保障。到“十二五”末,《全民健身计划》要求,争取50%的行政村建有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乡镇普遍建有体育场地。
另外,体育部门还加强与文化部门的协作,积极拓展乡镇综合文化站的体育服务功能。文化部门多年来对于乡镇的综合文化站投入非常大,每个乡镇都有一个最基本的文化方面的服务设施。体育部门利用文化部门乡村文化站的机构和设施,融入和拓展体育服务功能,使综合文化站更多的体现出体育内容,让乡镇的综合文化站发挥体育健身方面的功能。
同时,利用农村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和乡镇体育设施建设相结合,使乡镇有比较充足的设施让老百姓健身。积极发展各级农民体育协会和基层体育组织作用,在传统节日和农闲季节开展农村特色的“一村一品、一乡一品”体育活动,不少地区都有自己村和乡的文化体育品牌,利用农闲传统节日和农闲季节开展农村特色的体育活动,同时在农村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从这方面能够比较多的为农民提供体育设施改善,对于基层组织作用的发挥,对于广大农民朋友的健身会有越来越充分的基础保障。
最近看到媒体上介绍国家出台了室外健身器材国家新标准,这和我们老百姓的健身有什么关联?
这位朋友对于体育健身器材信息很关心。最近国家标准委颁布了“室外健身器材国家强制性标准”。体育总局群体司作为职能部门,一直主动协助器材管理部门进行推进研制。这个标准的颁布不仅是我国室外健身器材行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更是加强我国全民健身设施保障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应该说以全民健身路径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为代表的室外健身器材是目前我国老百姓普遍享用的户外健身的主要设施,这些设施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应该说这些户外器材,十几年来为群众健身做出了历史贡献。
但随着群众健身需求的提高,对室外健身器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人本性、健身性、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另外,健身器材的产品质量,以及在设计、安装、维护管理方面的问题频频出现,有的地方还比较严重,曾经老百姓把这种现象称为“钢铁垃圾”,也就是说我们原本为老百姓提供的室外健身器材,由于器材原因或者维护管理方面的原因,使这些器材没有得到及时的维护和管理,不仅不能够很好的为广大群众健身服务,还出现了一些危害,原有的标准已无法限制和规范。
新标准的颁布,在器材的功能设计上更加科学、安全,对室外健身器材的生产、采购、安装、使用和维护等明确了规范,有利于提升室外健身器材的质量和维护管理水平。新的国家标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从国家产品质量的法规角度,强化了各级政府和体育主管部门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职责,新国标很明确,户外健身器材,体育部门要负有对器材质量和使用的职责,也规范了室外健身器材生产行业的企业行为。新国标的出台意义是非常大的,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因为这和群众健身利益紧密相关。
我们再说一个有代表性的问题。有很多朋友,比如小贝以及其他网友都问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到底应该如何起到相互呼应,协调发展的作用?应该说竞技体育在2008年奥运会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应该说上了一个巅峰。但是群众体育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怎么把竞技体育当中一些比较先进的经验和好的办法,以及它所带来的热效应拿到群众体育当中,促进群众体育的发展。
体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我认为就应该是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因为二者之间是一个互促互为、相互促进的关系。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从不同层面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综合实力。从群众体育角度,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扩大了体育项目的参与面和普及度,增加了体育人才储备的厚度和选拔供给范围;从竞技体育角度,竞技体育的魅力和引领带动效应会吸引更多群众参与体育健身。
我们老用金字塔来比喻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关系,群众体育是一个广度,竞技体育是一个高度。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基座的塔,这个塔的高度就形不成。如果缺乏深厚的全民健身土壤,竞技体育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竞技体育的发展和突破又为全民健身形成了激励,注入了活力,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提出了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目标。总理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出要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国家体育总局多年来始终坚持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工作方针。北京奥运会51枚金牌,应该说是无与伦比的奥运会,振奋了国民。党和国家也充分认识到,不能局限于体育大国,要向体育强国迈进。
从体育总局来说,尤其是北京奥运会之后,更加重视群众体育工作,既注重发展竞技体育的综合竞争实力,更强调加强体育的公共服务职能,促进群众广泛参与体育健身,提高身体素质。从国务院颁布《纲要》、《条例》和《计划》后,各级政府和体育部门对全民健身事业的重视,群众体育发展目前的态势,我想大家都有共同的感受。我们注意到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尤其是这几年群众体育的快速发展,大家通过亲身参与健身受益,这方面都有共同的感受。
如果群众体育发展到不仅仅是增强群众的身体素质,还能为职业体育输送非常好的尖子和苗子,这才达到了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真正形成交互发展、协调发展、共同发展的目标。现在很多体育迷都会感到,除了乒乓球、羽毛球、跳水等绝对优势项目之外,其他项目出现人才断茬的现象,如果群众体育发展好了,人才的接续也是能够做好的。
你讲的非常对。通过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对于全民健身的激励能够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我是一名健身爱好者,但平时健身都是一个人单独锻炼,很想能参加到一些健身组织中去,最好能接受到健身指导。
首先要为这位网友朋友已经养成的坚持健身的好习惯感到高兴,也祝愿这位朋友的这个好习惯能够伴你终生。实际上这位朋友提到的问题涉及到基层组织建设和组织作用发挥的问题。我想从几方面来谈,这位网友朋友在家一个人练缺乏氛围,同时也不利于科学健身。
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是全民健身最重要的一支骨干力量。我们看到现在在越来越多的广场、绿地、社区、公园这些场所里面,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群众健身,希望网友朋友注意一下,这里面的骨干人员就是我们的体育指导员在发挥作用。同时,还有两万多专门以指导群众科学健身、传授运动技能的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些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大多在健身场馆里,为健身爱好者提供科学的、个性化的科学指导。如果我们想在场馆里面进行系统的体能、肌肉锻炼的话,我建议网民朋友可以到现在一些健身场馆里寻找这些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请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健身指导。
近几年,各类社区体育俱乐部发展很快,最基层的社区体育俱乐部缓解了社区居民健身场地和健身组织不足的矛盾。现在基层的活动站点越来越普及、越来越活跃,应该说这些自发形成的,在固定地点以开展体育健身为主要活动的基层体育组织在组织群众体育健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体育总局要继续创建国家级社区体育俱乐部,同时规范活动站点的管理,要求每个健身站点要配备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健身指导,这些措施进一步解决健身群众想健身、想得到健身指导找不到组织和指导者的矛盾。
现在国家非常重视全民健身工作,强调要各级政府履行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在这方面,体育总局近些年是如何督促政府履行这一职责的?
国务院提出明确要求,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全民健身工作格局。因此,近几年,体育总局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主要是从几方面督促政府履行这一职责。首先,加强对各级政府履行公共体育服务职能的监督和检查,积极推动本级人民政府将“全民健身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写入地方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和列入地方财政预算”,我们简称为“三纳入”。同时,连续几年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务院法制办等部委以推动地方政府“三纳入”为主进行了联合调研检查,持续推进地方各级政府履行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应该说“三纳入”对于推动地方真正把全民健身事业列入到政府工作的的重要议事日程,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体育部门作为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的主责部门,它来协调相关部门,提出建议,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使政府能够把很多便民利民的大力度的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决策列入到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这是推动全民健身发展的最重要措施。把全民健身计划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分解到国家的相关职能部门,使相关部门按照政府的职能共同推进,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同时总局开展了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创建试点工作,探索全民健身事业发展评价激励机制,制定不同地区全民健身发展的发展标准,这些措施对于推动地方政府强化履行体育公共服务职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体育职能部门为此感到很欣慰。
您刚才在最开始时也提到了6月10号是毛主席题词“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60周年,体育总局有没有什么活动安排?
毛主席题词60周年,体育部门将安排一系列活动进行纪念。近期国家体育总局和北京市政府,准备在北京举行“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 奋力建设体育强国”为主题的奥林匹克日长跑活动,并举办60年体育成就展览。在活动当天,各行业、各人群、北京市各界代表共同参加长跑健身,以这种易于组织、易于参与、易于坚持的运动方式,纪念同志的题词。同时,体育总局倡导各地围绕主题,因地制宜,开展各种健身活动,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活跃全民健身氛围。
盛司长,您自己是怎么健身的?其实我们在访谈之前,我一看盛司长就是经常从事体育锻炼。
很高兴回答这位网友朋友的问题。实际上我想利用网友对我的关心也谈点健身的体会。我觉得健身朋友一定要增强科学健身的意识,因为现在大家都是参与健身,但是由于我们现在科学健身的基础知识掌握并不多,健身意识并不是很强,有时候不科学的健身,得不到预想的效果。几年以前美国的一些科研机构专门围绕一个课题研究,就是运动是良医。美国人围绕这样一个主题来研究运动与健身的效果。
我注意到,四年前中国城乡按居民参加体育健身锻炼现状调查公报反映出这样几个数字,在三分之二没有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当中,有38.9%意识不到健身的重要。对健身没有兴趣的占到20.4%。认为挤不出时间,没有时间健身的占到33.8%。同时,经过询问,只有三分之一的健身人群接受过健身指导,这说明科学健身的重要性。
从我个人来讲,因为比较长时间在体育部门工作,所以这些潜移默化的意识对我科学健身有很好的提示。我认为健身首先应该因人而宜,量力而行,你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最适合你的健身方式,而且要切实有效果。另外,还要持之以恒。我对自己的健身体会是六个字:经常、适量、匀速。我认为这就是因人而宜、量力而行的健身的基本原则。
我也想利用机会给大家提供一些信息。一是体育职能部门对科学健身指导提供更多的服务,通过志愿服务和一系列活动进行科学健身指导,使老百姓能够掌握更多的科学健身的方法。二是总局准备在“十二五”期间专门建立国家、省、市三级的体质测定与健身指导站,这个指导站依托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等综合体育机构,为群众进行体质测定、运动能力测定,提供运动健身指导。指导站目前正在进行全国的试点,我们想通过指导站的普遍建立,为健身群众提供更实在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
您刚才说了说自己,又说到工作上面,其实我特别听到您的例子,这样更加有示范作用。您一周会锻炼几次?
由于我现在的年龄原因,加上工作频度比较高,所以我每天晚上挤出时间快走或者慢跑40分钟,直到身体微微出汗。工作一天以后,每天40分钟的匀速活动对于调节体能、驱赶疲劳非常好。另外,我每周坚持两次,或者是体能锻炼,或者是一些体育项目,比如打网球,这样每周两次的运动项目和体能锻炼和每天匀速的快步走结合,对于提高我的身体素质还是很有效的,希望对网民朋友有所启发。但终归要因人而宜、量力而行。
其实盛司长最后说的因人而宜、量力而行,是我们在群众体育如火如荼开展时一定要注意的,这个问题关系到每个人在锻炼时的身体健康,如果没有正确的掌握到锻炼的合理方法和强度,千万不要盲目的上量或加大难度。最后希望每一位网友朋友都能非常踊跃的投入到全民健身活动当中来,让自己拥有非常良好的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