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是人生一切奋斗成功的本钱,少年儿童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家庭、学校、社会都要为少年儿童增强体魄创造条件,让他们像小树那样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习2013年4月2日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
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一直以来,青少年体质都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前不久,一则关于初中生做引体向上体能测试的新闻再次刷屏。据报道,湖北省宜昌市某中学一个班级20名学生在引体向上测试中,仅两名做了2个以上,一名学生做了1个,剩下的1个都做不到,甚至握住单杠后几秒都坚持不了。
刚刚过去的5月和6月,冒着炎炎夏日,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加强青少年和学校体育,增强青少年身体素质”专题调研组也带着这个心急如焚的问题,奔波在江苏、湖南两地寻找答案和解决方案。
“从1985年起,教育部每5年开展一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调研。据2014年最近一次开展的监测与调研结果显示,学生体质健康出现触底反弹的喜人变化,结束了近30年来持续下滑的态势。我国7-22岁城乡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水平持续提高,营养状况持续改善,小学生、初中生的速度、力量和耐力等身体素质止跌回升,但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时代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学校体育仍是建设教育强国相对薄弱的环节,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仍是发展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短板。”这是在调研行前的协商座谈会上,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我国青少年体质为大家勾画的一个初步印象。
在随后的调研中,江苏和湖南两省的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也坦言,虽然近年来加强了青少年体育方面的工作,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秀率也在逐年上升,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改善仍不容乐观,“小眼镜”、“小胖墩”问题依然突出,距离国家提出的到2030年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秀率25%的目标差距很大,比如,湖南2018年只达到4.53%。
去年7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了我国首份《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监测数据表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心肺功能、速度素质达标率较高,但肥胖、近视问题较为突出。其中,四年级学生肥胖比例为13.6%,八年级学生为14.7%;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6.5%、65.3%。
调研中,长沙市提供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个事实:2018年长沙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小学六年级超重、肥胖率20.3%,初中三年级超重、肥胖率16.7%;小学生近视不良率29.7%,初中生近视不良率66.3%,高中生近视不良率81.3%;初中男生力量及耐力类合格率偏低,引体向上合格率仅为57.3%。
对此数据,作为江苏锡山高级中学校长的唐江澎委员表示,“很客观,我们锡中的近视率也很高,新生刚入校时,引体向上不达标的情况也很普遍。”
王恋英委员是军事体育训练中心副主任,这几年都关注新兵的身体素质,“我调研了2万多名新兵,发现3公里跑、引体向上,体能耐力都没有以前好。这是缺乏锻炼的结果,但经过部队训练后,进步还是蛮大的。这说明锻炼很重要。”
对此,国防科技大学军事基础教育学院院长高志标委员也深有体会,“应征者体检不合格率居高不下是近年来征兵工作的常态。即使体检合格入伍的新兵中,也有一些人因体质问题或多或少地影响部队的作战训练。试想一下,如果这些人上了战场,龙8游戏唯一官方网站羸弱的身体怎能经受住战火的洗礼与淬炼?未来战争,作战强度大,需要的不是弱不禁风的小绵羊、有气无力的胖巨人,而是敢打必胜、体魄强健的铮铮硬汉。”
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体育总局原副局长冯建中从事体育工作40多年,他也给大家讲述了一个尴尬的过往:几年前,在北京参加一个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幕式,活动还没开始,就倒下好几个孩子,场面确实令人难堪。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所所长谢敏豪委员也呼应道,“去年,在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的一次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结果也是活动进行一半,倒下不少。这样的身体怎么保家卫国!”
在江阴中学调研时,观摩完学校足球队的演练后,北京体育大学党委副书记池建委员直言,“现在的孩子们文气太重,搞体育,特别是对抗性强的体育项目,要多一些野气。”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重视青少年就是重视未来。委员们表示,野蛮青少年的体魄刻不容缓,社会各界应站在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负责的高度予以高度重视,采取强有力措施,让学生做到心明眼亮身体棒。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各级党委和政府也采取了一些举措,但为何青少年体质仍不容乐观?
调研期间,调研组深入两省有关学校、体育社会组织和机构调研,与有关职能部门、相关中小学校、体育社会组织和家长代表座谈交流,经过仔细分析,发现“不愿动”、“不让动”、“不敢动”是导致“好日子养不出壮孩子”的三大原因。
所谓“不愿动”,就是青少年的业余爱好从“体力型”转到了“脑力型”。几十年前,户外活动是青少年的最爱,不仅锻炼了身体,还结交了伙伴。现如今,捧着手机或平板电脑玩游戏成为不少青少年的首选。2018年发布的《中美日韩网络时代亲子关系的对比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中小学生智能手机拥有率达68.1%,超过美国和日本。面对虚拟而精彩的网络世界,不少成人都沦为了低头族、宅男宅女,拿着智能手机的孩子,自然是欲罢不能,根本无心出门运动。
对此,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政协原主席张连珍在调研座谈中一直痛陈手机的危害:“过去煤油灯看书都不近视,现在眼镜一片。手机是工具不是玩具,一些家长竟把手机当成带娃神器,慢慢孩子也就开始依赖手机了。长此下去,眼睛能好吗!”
“现在大家用手机娱乐,恰恰也说明了我们体育锻炼的便利化做得还不够。”谢敏豪的逆向思维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所谓“不让动”,就是招生考试指挥棒下,升学压力未得到有效减轻,社会和学校都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学生课业负担较重,文化课挤占体育课时间、校内课外体育活动课用来做家庭作业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学生休息时间严重不足,更别说锻炼了。《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监测数据就显示:四年级学生睡眠时间在10小时及以上的比例为30.7%,八年级学生睡眠时间为9小时及以上的比例为16.6%。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体育考核虽然逐渐被纳入中考,但相对来说占比依然有限。从孩子自身到家长,大多都把体育课当“副课”,平常很少去运动,只为应对考试而搞“突击锻炼”,一旦升学目标达成,便将体育锻炼弃之不顾了。
无锡市教育局局长唐加俊在调研座谈会上就表示,无锡市学生体质优秀率分别是小学13.9%、初中8.16%、高中2.2%,不及格率高中高于初中和小学,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整体水平低于小学生、初中生。他说,这一问题从全国来说也带有共性特点,产生这一问题既有考生升学压力的直接因素,也有评价应用的指挥棒在起作用。
我们经常开玩笑说,“你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吧!”但在一些地方,体育是数学老师教的还真有其事。随着生源增长,不少地区已经陷入无编可用的境地。在此情况下,教师配备多数向语数英等文化科目倾斜,体育教师缺编突出,只能安排其他科目教师兼职。长沙长郡中学是百年名校,目前也只能做到八九个班共一名体育老师,更别说条件差的农村学校了。
农村学校缺设施,老旧城区学校缺场地也是一个普遍现象。在湖南汨罗弼时中学,调研组了解到,该校唯一的一个临时钢构篮球馆还是前年学校百年校庆时,由校友捐赠的,以前学校由于没有室内运动场所,下雨天体育课根本上不了。在南京,调研组也听到了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事实:由于场地有限,当地某小学课间操只能在学校门前临时交通管制的马路上进行。
所谓“不敢动”,就是目前学生在校发生运动伤害事故,尚缺明确有效的纠纷处置机制,制约体育活动开展。“现在孩子在学校摔倒,学校就得负责。背着压力负担,学校自然不敢让孩子进行强度大、有风险的体育活动。”调研中,不少学校管理者表达了这样的顾虑。出于“安全”考虑,不少学校客观上不得不削减体育运动项目,一些强度大、有风险的运动项目都不见了踪影。委员们也发现,以前很普遍的单双杠,在所去的学校中确实已经鲜见。
病根明确,施策不难。调研组在深入调研,掌握翔实资料后,结合自己的思考,开出了药方。
万物生长靠太阳,张连珍呼吁,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要限制学生使用手机,让他们走向室外,走到操场,参与锻炼,强健骨骼。“当然,加大体育场地和设施的投入是必要条件。”张连珍形象地说道,没它不行,有它不够。
调动学生和家长锻炼的积极性很重要,池建建议,“可以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学校愿意、学生主动的模式,多举办一些赛事,让孩子们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日本的小朋友如果喜欢一项体育运动,在周末、假期的时候会有很多地方可以去训练,有很多比赛可以打。但是你看看咱们的小朋友”乒乓球世界冠军王励勤委员轻轻顿了一下,有些无奈地说,“大概都在上补习班、玩游戏吧。”他认为,一方面要进一步开放已经建设好的高水平运动场馆,让孩子们可以尽情参与到自己所喜欢的运动项目;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组织的作用。“现在很多家长因为害怕孩子受伤,不敢让他们参加体育运动。这恰恰折射出现在优秀教练人才的缺乏。”王励勤说,提升体育锻炼的科学性,需要我们输出更多优秀的教练人才,在这个层面上,体育社会组织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于目前考教师资格证是优秀运动员进校园的一道坎儿,他建议,学校其实完全可以区别其他学科老师,单独设置体育教师专业岗位。
“纵观不少状元,其实很多都是全面发展的典型。家长们应当走出把体育和学习对立的认知误区,主动让孩子多动起来。”一路调研中,王恋英很关注锻炼是否会影响学习这个问题。不过,她在追问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曹杨镭后得到了满意的答案:“我踢足球5年了,和队友们一起拿过市足球比赛的冠军。我们每天要训练一小时,周末有时还要集训,但根本不影响我的学习。我现在是大队委,学习成绩是班上前几名,和我一起踢足球的小伙伴们,成绩都不错。”
对于现在有些学校,担心学生锻炼受伤引纠纷,竟然不让学生去操场,她认为,这是典型的因噎废食。“其实,完全可以通过购买校园险来规避风险,至于费用,可以财政、学校、家长三方共担。”她举起手中的汇报材料说,“江苏省不就是已经每年安排4500万元,为所有在校生和幼儿购买人身伤害事故校方责任险,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体制嘛。”
冯建中则从法律层面提出建议,修改现行校园管理条例,将各方责任进行明确,保障校园体育正常开展。
“在我们国防科技大学,学生体质考核不达标肯定是不能毕业的。”高志标建议,要加强对学生体质达标的考核,建立学校学生体质工作的评价和督查机制。他同时还建议,要加强青少年国防教育,如,在抗战胜利纪念日等特殊节日开展长走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国防意识,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毅力和集体主义精神。
唐江澎身份很特殊,他既是全国政协委员,也是此次调研安排要去的江苏无锡锡山中学的校长。锡山中学是百年名校,有着良好的体育传统,在全国高中教育现实环境下,率先做到“天天一节体育课,每天锻炼一小时”,因在推进体育教育,秉承身体意志、心灵和谐发展教育方面所作的卓越贡献,被国际奥委会授予“顾拜旦金奖”。
进入锡中,大家首先被校门口的一句标语吸引“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4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我希望在我们的操场上,看到的是孩子们的笑脸,听到的是呐喊声,感受到的是他们有点疲倦的幸福感。”唐江澎的介绍与调研组的感受是一致的。
“教育部提出确保每天锻炼一小时,每天没有1节体育课,是达不到锻炼1小时目标的。”唐江澎算了一笔账:早操10分钟、广播操15分钟、体育课掐头去尾35分钟,正好1个小时。他介绍说,锡中每天第8节课也就是下午4点半至5点半,为学生提供10多种体育项目,供自主选择。体育课会坚持到高考前夕与语数英课程一起结束,若没有达到要求,相关教师会被评定为教学不合格。
对于调研中许多学校提出的缺乏师资问题,唐江澎的对策是零租金出让场馆,免费换取专业体育机构的标准课程。
唐江澎也很赞成加大对体育的考核,他笑称,“要是高考出不了成绩,他这个校长肯定会被用各种理由免掉。所以,督查考核很重要。”
“建议推进武术进校园。”樊庆斌委员是山东郓城宋江武校校长,深谙中华武术的魅力和作用,“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通过武术训练,不仅可以增强孩子们的体质,还能培养他们的阳刚之气,以及勇气、坚强和担当等诸多优秀品质。”他介绍说,日本把柔道、空手道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列为学习课目,韩国则把跆拳道列为各学校体育课的必学项目。调研中,他得知目前湖南全省已有18个县500多所大中小学及幼儿园,近80万学生习练武术健身操和武术段位拳,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一路上,两地对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体质提升的一些经验和探索,也给调研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报告书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级证书制度,提高了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体质状况的关心和重视程度;组织优秀教练员和运动员进校园,开展课后体育延时服务;试点家庭体育作业制度;开展全省青少年阳光体育联赛;省运会青少年部取消奖牌榜和总分排名,取而代之的是青少年体育工作优秀组织奖评比,推动“从重金牌向重健康,从重少数向重全体,从重成绩向重人才”的转变。湖南省则大力开展足球、武术等项目进校园活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冬夏令营活动的举办;坚持中小学生每天做好两操、开展两次体育活动,每年举办两次校运会或体育节,每名学生确保掌握两项体育技能;推进“名校办名队”、“一校一品”工作;学生视力下降比例高,老师会被约谈,学校引进眼科专业机构进行精准干预;加快体教融合,缓解“学训矛盾”
“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健康素质,关系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习在去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也明确提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针对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习也指示有关方面,要结合深化教育改革,拿出有效的综合防治方案,并督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抓好落实。”调研组组长、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原部长袁贵仁代表调研组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开展素质教育,不断加大青少年和学校体育开展力度,开足开齐体育课,保障体育课师资力量和场地设施,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统筹用好课内课外、校内校外资源,推动青少年体育教学课程化、学习生活化、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为每一个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