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体质健康提升工作中,县教育局积极构建社会引导、家校协作的体育工作环境 ,探索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体质健康”保障提升模式;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高中(含中职)学校每周开设3节体育课。合理安排校内外体育活动,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每天大课间体育活动不少于30分钟;认真组织学生做好“五禽戏”、广播操、韵律操及集体跳绳等体育活动,课间10分钟给学生充分活动的自由空间。各中小学校及时和家长保持沟通,做好家庭体育宣传工作,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明确体育家庭作业的内容、锻炼强度和时长,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县教育局体育运动发展中心,2024年上半年组织校长和骨干教师体育工作培训班3期1700余人次。2024年寒假期间积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运动指导,向各中小学推送寒假体育锻炼计划并转发家长微信群,方便学生在家学习,补齐体质测试中暴露的运动健康素质“短板”。体育中考期间,学校与家长进行无缝衔接,邀请家长带领学生一起跑步、跳绳“打卡”。县教育局积极协调多方汇集社会资源,为青少年体育锻炼提供条件、场地。在秋季学期开学期间,积极与县人武部对接全力保障高中阶段军训工作顺利完成。
完善设施,优化校园运动环境。坚持构建友好型学校体育运动环境并及时更新和修缮校园各种体育设施,全面保证全县各类学校足球场、篮球场及单双杠等器械设施齐全。学校体育器材室各类体育器材齐全,摆放整齐,特别是跳绳、前屈、肺活量、身高体重测试仪定期维护与补充,保证安全使用,确保学生在一个优质、安全的环境下享受运动;继续加大对校园内体育文化环境的创设,唤醒学生及老师体育自主意识。如永兴学区初级中学在学校墙壁设置的“足球角、篮球角”,推动学生加速回归到符合其年龄阶段的成长状态中;学校广播室活动内容中,增设体育人物小史、名人板块,让体育信息深度融入师生学习生活的日常;大课间学校师生同做课间操,调整状态、重振精力、提升身体素质。县教育系统与文旅部门在体育氛围的打造中保持经常性沟通对接。
科学实施,组织开展体质检测。通过调研、问卷、访谈等方式,对全县学生身体素质整体状况进行细致的分析,摸清摸实学生基本身体素质信息,作为提升学生体质基本依凭。同时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率和优良率纳入学校综合考核,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利辛中学、巩店学区、汝集学区、城关学区新河小学、逸夫小学等学校充分发掘多种途径帮助学生提高体能测试能力。利辛县教育系统依托学生身体素质测试评价体系,积极开展体质健康测试,严格执行数据采集上报工作,每位学生测试后,数据上传至体质健康测试服务平台并进行分析研判。县教育局体育运动发展中心成立督查组对全县各中小学体育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建立通报限期整改提升机制,并通过推门听课等方式,提升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效益。学校的体质健康测试组织体系不断健全,共同助力学生身体素质提升。
龙8long8
革新观念,丰富体育活动形式。县教育系统紧紧依托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设立学生体质健康提升实验校,以品牌构建打造特色学校为立足点,以学校特色体育项目为核心支撑点,将“一校一品”和“一校多品”建设成为学生成长的新平台、新天地;科学调配体育教师,探索“跨校走教、共享教师”,吸纳优秀退役运动员为体育教师或教练员,集“百家智慧”打造体育教学“百花齐放”新图景;深入开展校园乒乓球、足球、篮球等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创建活动。目前,县教育系统已创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41所。持续鼓励全县各学校体育课后服务活动课程设置,“五禽戏”、棋类、射艺、武术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在体育运动中继承传统文化;大力发展学校体育类社团,积极与体育俱乐部开展对接,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社团与俱乐部组织指导学生开展体育活动的作用。加强健康理念普及工作、科学地开展各类体育赛事活动和主题健身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提升参与的广度和覆盖面。2024年上半年,全县第七届中小学生乒乓球、第八届中小学生篮球比赛顺利完赛,县教育局对成绩优秀团体、运动员和组织、安全保障方面突出的学校进行授牌。县教育系统不断强化学校体育育人目标,持续推进体育教学改革,解决“小胖墩”“小眼镜”等突出问题,引导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