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并解读近日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
本次调研于2019年由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启动,在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93个地市1258所学校进行调研,调研学生超37万人,覆盖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普通高等学校学生。
龙8头号玩家
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逐渐上升。2019年,6—22岁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为23.8%,优良率较高的地区为东部经济发达和沿海地区。13—22岁年龄段学生优良率从2014年的14.8%上升到2019年的17.7%。
调研表明,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持续向好,各年龄组男女生身高、体重、胸围指标均继续呈现上升趋势。此外,学生肺活量水平全面上升。肺活量显示人的心肺功能,肺活量大的儿童,身体供氧能力更强。
调研显示,中小学生柔韧、力量、速度、耐力等素质出现好转,其中柔韧素质、力量素质小学生和初中生改善较其他年龄段明显,中学生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有所改善。
“此次调研结果反映农村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指标有不同程度提高。”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一级巡视员郝风林在会上介绍,农村学生生长发育水平全面提高,健康状况明显改善,身体素质测试成绩总体表现优于城市学生。例如,农村男生立定跳远平均成绩比城市远1.37厘米。
在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肺活量水平、柔韧素质和力量素质等方面,初中生体质健康改善最为明显,这是为何?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这与政策措施牵引密不可分。近年来,随着中考体育考试分值提高,中学生尤其是初三学生体育活动时间显著增加。调研数据显示,在校体育锻炼1小时比率,初三学生为42.7%,高于高一学生的30.6%。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初三学生为29.2%,高于高一学生的22.6%。
数据表明,校园足球等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对增强学生体质与健康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为29.2%,高于非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22.3%。
此次调研发现,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与引导对提高学生健康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得到父母支持的孩子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高于没有得到父母支持的学生。
近日,《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下发,要求将健康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相结合,融入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全过程。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王登峰说,在我国的课程体系中,体育与健康课既包括体育,也包括健康,但是健康教育仍面临诸多问题。对此,《意见》作出了系统化安排。
针对“谁来教”,《意见》提出,发挥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体育与健康课教师和教职员工等全员育人作用。针对“教什么”,《意见》明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掌握日常锻炼、传染病预防、食品卫生安全、合理膳食、体格检查、心理健康、生长发育、性与生殖健康、心肺复苏、安全避险与应急救护方面知识和技能等。针对“怎么教”,《意见》强调,以中小学为重点,注重大中小幼相衔接,完善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主题教育为重要载体、以日常教育为基础的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
《意见》要求,各地各校要增加体育锻炼时间,强化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健全体育竞赛和人才培养体系。严格落实课间操制度等,提倡中小学生到校后先进行20分钟左右的身体活动。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日前,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并解读近日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
本次调研于2019年由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启动,在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93个地市1258所学校进行调研,调研学生超37万人,覆盖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普通高等学校学生。
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逐渐上升。2019年,6—22岁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为23.8%,优良率较高的地区为东部经济发达和沿海地区。13—22岁年龄段学生优良率从2014年的14.8%上升到2019年的17.7%。
调研表明,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持续向好,各年龄组男女生身高、体重、胸围指标均继续呈现上升趋势。此外,学生肺活量水平全面上升。肺活量显示人的心肺功能,肺活量大的儿童,身体供氧能力更强。
调研显示,中小学生柔韧、力量、速度、耐力等素质出现好转,其中柔韧素质、力量素质小学生和初中生改善较其他年龄段明显,中学生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有所改善。
“此次调研结果反映农村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指标有不同程度提高。”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一级巡视员郝风林在会上介绍,农村学生生长发育水平全面提高,健康状况明显改善,身体素质测试成绩总体表现优于城市学生。例如,农村男生立定跳远平均成绩比城市远1.37厘米。
在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肺活量水平、柔韧素质和力量素质等方面,初中生体质健康改善最为明显,这是为何?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这与政策措施牵引密不可分。近年来,随着中考体育考试分值提高,中学生尤其是初三学生体育活动时间显著增加。调研数据显示,在校体育锻炼1小时比率,初三学生为42.7%,高于高一学生的30.6%。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初三学生为29.2%,高于高一学生的22.6%。
数据表明,校园足球等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对增强学生体质与健康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为29.2%,高于非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22.3%。
此次调研发现,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与引导对提高学生健康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得到父母支持的孩子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高于没有得到父母支持的学生。
近日,《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下发,要求将健康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相结合,融入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全过程。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王登峰说,在我国的课程体系中,体育与健康课既包括体育,也包括健康,但是健康教育仍面临诸多问题。对此,《意见》作出了系统化安排。
针对“谁来教”,《意见》提出,发挥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体育与健康课教师和教职员工等全员育人作用。针对“教什么”,《意见》明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掌握日常锻炼、传染病预防、食品卫生安全、合理膳食、体格检查、心理健康、生长发育、性与生殖健康、心肺复苏、安全避险与应急救护方面知识和技能等。针对“怎么教”,《意见》强调,以中小学为重点,注重大中小幼相衔接,完善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主题教育为重要载体、以日常教育为基础的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
《意见》要求,各地各校要增加体育锻炼时间,强化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健全体育竞赛和人才培养体系。严格落实课间操制度等,提倡中小学生到校后先进行20分钟左右的身体活动。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