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话题「建议中小学生每天都有一节体育课」登上微博热搜第一,引发全网关注。网友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有些觉得这样能够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提升学习效率;但也有网友将其看作「天方夜谭」,起码该先把现有的一周三节体育课保质保量完成,再考虑课时上的提升。
而自从体育中考分值提升以来,许多地区都将对体育教育的重视落实到了校园当中,课时增加只是其中最直观的表现。随着老师和学生们都能愈发感受到这份重视所带来的改变,背后应该被注意到的新问题和新思考,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浮现出来。
因此,在讨论「每天一节体育课」这个尚未全面实施的建议之前,氪体对话了全国多个地区的中学师生,希望能够切实了解体育中考改革逐渐落地的这几年,为各地中学带来的直观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发生以后,校园中的体育教育现状。
「今天下午体育老师身体不舒服,我来带大家上这堂课。」在每一个80、90后的中学记忆中,这都是一句无需过多解释的话。
借助各学科老师之口向同学请下的病假,也让体育老师们落得一个「体弱多病」的印象。长期以往,学生和老师之间似乎也达成了某种共识,课程表每周两次的体育课后面总会缀上一个标有语数英字样的括号。
2020年10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体育中考要不断总结经验,逐年增加分值,要达到跟语数外同分值的水平。根据北京、河北、甘肃等地的体育教育相关人员表示,也正是从这个时间前后,各地便开始逐步推出关于体育中考分值提升的规定和建议,也直接带动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安排上的革新。
日前,北京市教委在刚刚发布的《关于做好2024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北京市今年的中考录取总成绩满分为670分,其中体育与健康科目由过去的40分增加到了50分,考试项目也从也由「8选3」调整成了「22选4」,新增跳绳、立定跳远、乒乓球、羽毛球、体操、武术、100米游泳等17个自选项目。
针对这项调整,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的三位体育老师向氪体表示,分数提升以及项目上的调整为整体的体育教学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变化,「过程性考试分值的添加,结合可选项目的丰富性,让学生们对于体育考试的态度发生了好的转变,孩子们不再是为考而练,很大一部分是真的能够在越发具有针对性的体育课上,学会且喜欢上一项可以长期坚持下去的运动,而最终的考核,只是在‘实战’中发挥出自己擅长的东西。」
事实上,出于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陈经纶中学分校早在2012年就提出了每天一节体育课的概念,并于2016年在初中部正式开始实施。据了解,初中部共有16名任课体育教师,平均每位教师单周任课15节左右,加上健身操等集体活动,学生每天在校进行体育运动的时间能够保证在90分钟上下。
除了北京市以外,在今年同样提升了体育中考分值的河北省,也感受到了这份自上而下的重视。
「体育课被占的情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各科老师都达成了共识,就算临近考试,也要保证让学生们有‘换换脑子’的时间,回到课堂以更高的效率进行学习。」刚刚带完一节体育课的刘老师说道。
刘老师目前任职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第三中学,教龄超过20年。据他介绍,昌黎三中全校三个年级、3700多名学生每周至少能稳定拥有三节体育课,以及每天一个30分钟大课间进行有组织或自发的体育运动。
而随着河北省体育中考在今年迎来改革,全校的体育参与度也得到了再次提高。根据公开信息,从2024年开始,河北省体育与健康科目考试分值从原来的30分提升至50分,由过程性考核20分和现场测试30分两部分组成,过程性考核平均分布在初一下、初二和初三上三个学期进行,记入中考录取成绩。
刘老师告诉氪体,「从近几年开始,我们明显感受到了来自各方对于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视,而考分提升更是直观地让每个学期,甚至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变得更有针对性,学生们也会主动去关注自己平时的体育表现,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只在中考之前才突击补练。」
这种「健康」应试带来的新变化,在河北省内许多地区都有体现。唐山市丰润区的一名中学班主任表示,今年学校特别在各年级组下达了通知,要求彻底杜绝体育课占课情况的出现,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应对体育考试模式和比重的变化。
而如同文章开篇所说,体育中考分数上涨已经是全国性的趋势。据氪体统计,从2020年开始,已经有19个省级行政区和直辖市都陆续出台文件,明确规定体育中考分值的提升,幅度从5分到50分不等;其余无统一规定的省份中,也有部份下属城市作为分值提升试点,或在其他形式上提升体育参与度,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进一步响应体教融合的发展方向。
位于甘肃省陇南市东北部的成县,虽然常驻人口仅有24万人,却以成县体校为中心,常年向甘肃省甚至国家队输送优秀运动员。而从2023年开始,成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颁布了《成县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实施方案》,其中主要计划之一,就是将成县业余体校的9个常设项目运动员平均分布到10个成县体教融合试点授牌签约的普通学校,并在试点学校添设了日常教学和训练所需要的硬件设施。
龙8游戏唯一官方网站
尽管甘肃省及其下属的陇南市仍旧维持原本的体育中考分数(50分),却也通过该方案为体校的运动员们提供了更加充裕的训练时间和硬件设施,同时将浓厚的体育氛围带到了这些普通学校的校园当中。
「配合体校孩子们的训练,我们在学校里开设了对应的兴趣班,鼓励学生们都能参与进来,发现体育人才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让所有感兴趣的学生们都有机会接触到较为系统、正式的体育训练。」来自试点学校之一的成县第二普通完全中学的刘老师表示。
除了上述地区,来自浙江、云南等各地中学体育教师和学生们,都在与氪体的交流中肯定了学校近年在体育教育上的重视。
但就像黑格尔在《逻辑学》中提出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任何新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在体育教育发展这个长期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略显隐晦,但又必须被注意到的问题。
作为全国第一个体育中考分值达到100分、同语数英「平起平坐」的省份,云南省自2020年11月发布《云南省初中学生体育考试方案》后,便引起了学校、家庭、学生三方对体育教育,尤其是体育考试的高度重视。
大幅度上涨的分数,让全省范围内上到省会昆明,下到各个县、坝都开始猛抓体育,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重视体育教育的初衷——提升学生整体体质。根据云南省体育局官网信息,截止到2022年,云南省初中生的体质健康优良率在两年时间内从42.04%提升到了58.21%,并且仍在持续上升。
漂亮的成绩和结果固然值得鼓励,但也让过程中发生的一些问题变得次要且不起眼,甚至被刻意掩盖或忽略,最终被遗忘到体育场上,不再被提起。
「学校的重视是不可否认的,但各地区过度重视所导致的恶性竞争,也催生了成绩造假的情况。」来自云南省保山市的中学体育老师张芙(化名)向氪体透露。
根据张老师和一些保山本地学生的描述,一直以来,体育考试的现场都是由同县各学校互相监考,而自上而下的重视和分数的提升,也让体育成绩成了各县向上表现的绝佳途径——学校之间达成默契相互放水、改分的情况也频繁发生。
「这并不代表学生们不好好运动,但造假情况也是真实的,而针对这次力度颇大的改革,我和身边其他老师们都有相同的心声,就是‘不现实’。」张老师补充道。
张老师还表示,除了成绩比重提升外,对于许多硬件设施并不丰富的县区、坝区中学来说,云南省体育中考改革以来所添加的游泳、体操,甚至排球、足球等体育中考可选项目并无过多意义,很多坝区中学主要的活动区域就是几块室外篮球场组成的场地,甚至连标准的田径和足球场都没有,更别提游泳馆和体操房了。
不过,或许是注意到了改革以来出现的负荷问题,云南省在去年3月份发布相关通知,对中考体育部分项目中较有难度的长跑考试形式进行了调整:由各初中阶段学校利用体育课或课外体育锻炼时间,组织学生采用「快步走」或「慢跑」的形式,开展1000米(男)、800米(女)项目评价,不计时、不限时,七、八年级总次数不少于20次,九年级总次数不少于12次,参加够次数即合格,合格即满分。
而除了考试相关的改变所带来的问题以外,许多值得讨论的情况也发生在孩子们每天的学习生活当中。
上海市一名中学生的家长向氪体透露,自己的孩子曾反映,学校的体育课课时从之前的3节增加到4节,文化课老师虽然不占课,但会向孩子们传达「体育课也适当可以用来学习」的观点,并曾在课堂上点名表扬部分利用体育课自由活动时间写作业的同学,在他们班级的积分制度下给予奖励,这一情况给自己的孩子造成了不少困惑。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河北,14岁的初二学生陈晨告诉我们,30分钟大课间里,在用大概一半的时间完成跑操和集体活动结束后,部分班主任会委派纪律委员对在操场上「逗留」的同学们进行「记名」处理,并统一反馈给老师。
对于这类情况,我们甚至不知该如何做出评论——因为在这背后,我们也同样听到了来自文化课老师们无奈的声音。
庞玉(化名)是来自北京市的一名年轻数学老师,15年从师范毕业的她便投入到了初中教学工作当中,如今已是全校最年轻的班主任。不过最近,她愈发感受到自己的一腔热血正在被逐渐消磨。
「让孩子们运动起来本身是一件好事,但在每天一个30分钟大课间的基础上,又增加体育课,我们的课时就被压缩了不少,现在的感觉就是教学进度特别快,每节课拼命塞内容,教是教完了,但内容扎不扎实只有考完才知道。」庞玉表示。
与此同时,面对校方和教学组逐年升高的成绩要求,庞玉表示自己只能听从安排,尽力而为。但她仍坚持目前的情况还需进一步讨论与优化。
部分体育与学科老师的观点形成了明确的冲击,那么「每天一节体育课」到底可不可行?我们不如将视角指向已经全面拥抱这条建议的地区看一看。
去年年底,深圳市教育局印发《深圳市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从2024年1月1日起,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也就是中小学需要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
而距离该意见发行仅仅过去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一封这样的匿名信就出现在了人民网的「领导留言版」上:
「我是一名在深圳工作了20多年的中学物理老师。从2024年1月起,深圳开始要求初中每天一节体育课,提高学生体质,这个初衷是好的,然而导致了一些现实问题。按照省课程标准,九年级每周正课安排34节,信息,劳动和艺术各一节,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各五节课,这就去掉23节课,还剩下11节课,要分给物理、化学、历史、道法,最终可能是物理、化学、历史各3节,道法2节。这样的课时分配导致四个小科目无法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
我们在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提升。这些学时不够的学科会想方设法去抢课时,课间、午休、延时,学生和老师都会变得非常疲惫。学生作业负担加重,凡是在课堂上解决不了的内容,只能通过布置大量的学业来完成。在这里恳请教育局领导能组织一线老师进行讨论,找出切实可行的实行方案,恳请领导倾听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声音,让我们的方案更合理,让我们的孩子们能更加健康的成长。」
在头条新闻转发了这一信件后,网友们也纷纷表达了自己观点:「一天只睡5、6个小时,还要运动。」「只有在一线才知道课标多离谱。」「规定推行之前,还是需要征求一线教师的意见,了解学情。」
而氪体在与几位一线教师就该建议交流的过程中,大多数老师也都表示会有很大的执行难度,原因除了信中所说的教学任务无法平衡以外,还有师资不足、场地排不开、部分学生反感等等,每一个是难以解决的痛点。
在《意见》出台后,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李培曾估算,深圳市在不增加体育老师周课时的情况下,将会有约4000名体育教师的缺口。而据新华社报道,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在年初赴武汉举行专场招聘会,在新学期开学前锁定了30名体育教师,目前他们已经走上罗湖区各个中小学操场。
同时,李教授也表示:「这是一项很好的政策,尤其是对提高初中和高中生体质健康水平非常重要。但必须明确,体育课不是课程总学时的增量,而是在现有课时总量不变的基础上,代替原有的文化学科课程。」
对于毛主席在青年时期所发表的《体育之研究》,大多数人们只熟悉「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这一终极目标。但事实上,其中对于详细问题的描述,仍能穿越时空适用到今天的情境下:「吾国学制,课程密如牛毛,虽成年之人,顽强之身,犹莫能举,况未成年者乎?况弱者乎?」
就像那位物理老师在信中所说,如果这份重视是附加于本就繁重的课业压力上,那将极大程度加重同学们在学习生活当中的负担,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其中的偏颇,并结合情况找到「体教」二字的平衡,才能让孩子实现真正的全面发展。
当然,所谓的「偏颇」以及文中出现的这些案例,无法代表全国中学的整体情况。但与此同时,它们又真实且鲜明地存在于各地校园当中,值得我们的关注和思考。
放眼世界范围,全球对于「正确的教育和成长方式」定义也在不断发展与变化。比如大洋彼岸的一些学校就在讨论该如何正确使用Chatgpt这一人类已经可以长期使用的工具进行课业辅助。
就我们的情况而言,体育教育在学校整体教育中的形式与占比,就是我们当前教育发展下至关重要的一环。而来自各方面的重视,也恰恰说明了我们正在不断思考和深入探索这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永久性命题。
至于如何从中挖掘出最接近万全之策的那个正确方向,仍需时间成本进行验证,社会各方依旧需要保持耐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