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集团军某旅创新训练方式提升官兵适应未来作战体魄
栏目: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4-06-13 18:20:36

  近日,第77集团军某旅年终考核结束,官兵基础体能考核成绩优良率再创新高,多项训练纪录被刷新。走下训练场,打破双杠摆动臂屈伸课目考核纪录的某连中士李成航欣喜地说:“没想到如今体能训练比以前轻松不少,成绩却比过去提高了很多。”

  “这是李成航的一己之见,还是确有其事?”带着疑问,记者来到某连体能训练场一探究竟。

  与印象中的体能训练场景不同,训练场上既不见吊杠的人群,也不见长跑的队伍,更不见冲圈的官兵,取而代之的,是分散在不同专业器械前的一个个训练小组。该连副连长兼军体教员告诉记者:“现在开展体能训练,我们不再总是围着‘老三样’打转了。”

  跟随副连长,记者来到一处力量训练场地,只见官兵三三两两围在不同器械前轮流进行练习。

  “过去组织力量训练,无非是拉单杠、撑双杠、做俯卧撑,这样的训练有一定作用,但也有明显不足。”副连长以单杠引体向上为例向记者介绍,这一课目主要练习的是大臂、中背部几处肌群,下背部等肌群却很难得到有效锻炼。加之同一个动作练久了,肌肉已经适应了固定强度,肌肉力量便很难再有所提高。

  “同样是强化背部肌肉力量,使用这台器械能够锻炼背阔肌,并提升竖脊肌力量。当官兵适应了当前训练强度,便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改变动作、增加负重。”副连长一边指导官兵训练,一边告诉记者,“这组官兵今天锻炼背部肌肉,明天则转换为核心力量训练,这样既确保相应肌群能够得到充分休息,也提高了训练器材的使用效率。”

  “和健身房的训练理念相似?”面对记者提问,副连长摇了摇头:“不尽相同,健身房侧重于‘塑形’,我们更偏向于提升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

  循着阵阵呐喊声,记者移步来到室外操场,一场耐力训练正在进行,只见数十名官兵时而全力冲刺,时而疾步快走,不时将手搭在脖颈处测量心率。

  负责耐力训练的某营副教导员兼军体教员介绍说:“我们正在进行的是‘法特莱克跑’,目的在于强化官兵的心肺功能。”

  “法特莱克跑”“LSD跑”“步频跑”……在副教导员的训练计划表上,记者见到了许多新名词。

  “这些训练方法都是有科学理论支撑的。”副教导员有些感慨地说,“过去不少同志认为耐力训练无非就是‘迈开腿跑’,直到了解了这些知识,才知道‘迈开腿’也讲究方法。”他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采用了这些方法系统训练后,他的五公里武装越野成绩在半年间提高了近3分钟。

  “其实这些训练方法在职业运动员和健身人群中已经流行了很久,与此对照,可以看出我们在基层沿用了数十年的训练方式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副教导员告诉记者,“作为兼职军体教员,我们要敢于打破惯性思维和不合理的老旧训练模式,让体能训练更加科学高效。当然,一些实在管用的传统训练方法,我们仍会使用,不能顾此失彼,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正说着,训练场上传来一声哨响。记者抬腕看表,体能训练时间刚过去40多分钟,官兵们已开始两两配合在空地上放松拉伸。

  “过去一些骨干常习惯于搞长跑、单双杠‘一条龙’式体能训练,但其实力量练习和耐力训练并不适合放在同一天进行,否则很容易让体能训练陷入‘打疲劳战’的状态。”副教导员说,他们如今采取“10分钟热身+40分钟训练+10分钟放松”及“每日突出一个重点练,每周全部课目过一遍”的模式组织体能训练,能够用更少的时间取得更好的效果。这也正是李成航口中“训练比以前轻松不少,成绩却比过去提高了很多”的原因。

  近年来,社会上掀起健身热潮,一家家健身房如雨后春笋般开遍街头巷尾,一款款训练辅助软件层出不穷,许多曾经看来很“高大上”的科学训练理念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即便是“健身小白”也往往能够说出个“一二三”来。

  然而走访一些基层部队时发现,吊杠、长跑、冲圈仍是体能训练场上的“老三样”。对此,有干部骨干认为:“这样组织训练更方便。”还有官兵坦言:“我班长是这样练的,我班长的班长也是这样练的。”

  应该看到,体能训练“老三样”的形成,过去主要受场地、器材、组训人员专业水平等条件限制,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如今,一座座功能完备、设施齐全的体能训练场在军营拔地而起,众多具备专业训练知识的兼职体能教员走上岗位,我们又怎能继续“揣着新瓶装旧酒”“穿着新鞋走老路”呢?

  未来战争强度更大、难度更高,对官兵的体能要求更加苛刻,“体能训练是一切训练的基础”的说法并非虚言。因此,我们应当主动打破旧观念、摒弃旧方法,在施训理念、组训方式中多一些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引导官兵练就适应未来作战的强健体魄。龙8头号玩家


本文由:龙八国际健康管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