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减重10斤。听到身边人的赞美,40岁的阿芳对继续瘦身充满了信心。“岁月是把杀猪刀,但瘦身是把整形刀,再减20斤,我就能成为全新的自己了!”
与阿芳一样,很多爱美人士把减肥当作变美的途径之一。如今,国家也喊你管理体重了。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等16部门联合印发《“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自2024年起,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实现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
“希望《方案》能营造一个支持体重管理的良好环境,让我们的减肥之路走得更加科学和轻松。”阿芳说。
结婚10年来,身高1.66米的阿芳体重噌噌往上涨,她一直认为“长得高胖点无所谓”。今年3月,她开始意识到体重管理的重要性,决定对自己“下狠手”减肥。
减肥路上,阿芳发现和她一样超重和肥胖的成年人不少。在医院就诊时碰到的晓军就是其中一位。40多岁的男士可以不爱美,但不能忽视健康。晓军因为脂肪肝和糖尿病而开始减肥,经过半年的治疗,减重约20斤,身体各项指标逐渐好转。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惠州各大医院每年接诊大量超重和肥胖患者,其中以中青年肥胖者居多,还有一些青少年儿童。
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刘芳芳诊治过不少肥胖症患者。她发现,近10年来,惠州居民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发病年龄不断提前。“患者以成年人为主,其中有六七成因超重和肥胖引发各种健康问题。”
近日,《柳叶刀》发表了最新全球肥胖流行调查数据,当前,全球超10亿人患有肥胖症。《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有6亿人已经受到超重及肥胖带来的健康威胁,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达到19%,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已经超过一半(50.7%)。广东省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结果显示,全省成年人超重率达28.2%,肥胖率达10.8%。
据了解,惠州与全省平均水平相似,成年人面临比较严重的超重和肥胖问题。相比之下,我市青少年儿童肥胖率控制在10%左右,低于全省肥胖率水平。
long8国际官方网手机版app
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如工作压力增大、久坐不动、缺乏运动等,都是导致体重增加的重要因素。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高盐、高糖、高脂肪,以及快餐也增加了体重管理的难度。“广东人爱吃丰富的早茶、营养滋补的老火靓汤、宵夜、甜品等。”市第三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医师王斯炎指出,这些食物含高糖分和油脂,过多摄入或在夜间食用会造成热量堆积、血糖升高,多余的热量和糖分容易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导致超重和肥胖。
体重管理离不开科学运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体重管理意识的提升,健身需求也随之增加。
眼下正值高温天气,但未能阻挡市民的运动热情。在市区鹿江公园、东江公园、红花湖绿道、专业体育场馆等地,许多市民在打球、夜跑、骑行、做普拉提。“一方面通过运动排解压力,另一方面进行体重管理,保持健康。”在东江公园夜跑的王先生告诉记者。
越来越多专业的体育场馆涌现,受到市民欢迎。“从今年五六月份开始,我们的客流量显著增加,比去年同期增加20%~30%。”顽猴运动空间联合创始人李弢告诉记者。
目前,惠州共有体育场地超过1.5万个,体育场地总面积1717.63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83平方米。如今,在惠州街心公园、社区内及市区街道的“金角银边”,各种健身器材、小型篮球(足球)运动场随处可见,“15分钟健身圈”逐步形成和完善,越来越多惠州人在家门口就能实现“体重管理自由”。
业内人士认为,《方案》的出台将给健康管理、健身机构、医疗机构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为更多元化、更专业的体重管理服务提供可能性。
通过科学饮食和适量运动,阿芳和晓军都遇见了“更美好的自己”,但也有减肥者在追求美的路上“走入极端”。
在去年初的同学聚会中,32岁的肖妙(化名)看到合照里她比同学胖一圈,暗下决心要恢复苗条的身材。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肖妙按照一家机构制定的减重方案,早、晚不吃主食只吃少量蔬菜,中午才吃点主食。每天饿得头晕眼花,半年后成效显著,体重减了近20斤。然而恢复正常饮食不到一年,她的体重反弹到比减肥前还高。
“当下比较热门的减肥方法,比如轻断食、断碳水以及生酮饮食等,过度依赖节食来减重。”市第三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主任医师孙玥说,这些方法短期内可能会使体重明显下降,但长期可能导致营养不均衡、低血糖、代谢紊乱、肝肾功能损害等健康问题,恢复正常饮食后,体重容易反弹。
还有一些减肥方法过度强调运动、器械减重的作用。比如风靡一时的“刘畊宏女孩”,造成了多例运动损伤,都是因为没有遵循科学、合理的运动而导致。
惠州市营养学会理事、国家高级健康管理师及资深营养师徐小敏说,惠州市民在体重管理与健康维护上的认知仍显薄弱,一些极端的减肥方法可能带来不可预知的健康风险。“大家要理性看待减肥,不要被快速见效的噱头迷惑。”
盲目滥用药物减肥的例子也让人揪心。18岁的小方肥胖合并血脂高、睾酮水平偏低。他上网海淘了一种据说能提高睾酮水平的药物及一些减肥药,服用2个月后,不仅上述指标未见好转,还出现前列腺增生等问题。
“不能盲目使用药物帮助减肥,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科学使用。”刘芳芳提醒,人们不应单纯关注体重,还要关注基础代谢率等健康情况,才能真正实现健康减重,享有“热辣滚烫”的人生。
“体重管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目前还存在政策衔接不到位、跨部门合作机制有待完善、社会支持环境有待优化等问题。”惠州市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说,社会环境的支持性不足,体现在部分人缺乏适合的运动设施、场地,健康饮食的选择有限等,这也影响了体重管理的效果。
市民小鹿已有五六年的健身史,几乎每天都会去健身房打卡。她认为,政府层面要支持更多的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吸引市民开展各类体育运动;同时举办多种运动赛事和活动,调动市民的运动积极性,形成良好的运动氛围。
“体重管理不仅需要自律,‘他律’也很重要。但‘他律’缺少有效的督促方法和监督机制。”王斯炎认为,一些机构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体重管理方案不够科学和个性化,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质量控制体系。
俗话说,保持健康体重需要“管住嘴、迈开腿”,讲究的是吃动平衡。王斯炎建议,在饮食上,要控制膳食总能量的摄入量,同时保证食物多样化和膳食质量,“饮食不仅要多样化,还要有规律。”
无暇运动是当代上班族经常抱怨的问题。对此,王斯炎建议,可以把运动“碎片化”。“动则有益,只要动起来,就在消耗能量,若每天有若干个几分钟的锻炼,对于减脂都是有效的。”王斯炎说,上下班多步行一段路,在办公室简单拉伸,在家中简单原地跑或做健身操,对身体都有好处。
“体重管理不能只是‘治已病’,还要‘治未病’。”刘芳芳说,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记载中,不乏管理体重、治未病的思想及方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膳食原则。此外,也可以通过练八段锦、易筋经等方式预防肥胖。
“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积极推广健康饮食和科学运动。”王斯炎说,希望相关部门加强对食品标签的规范,要求商家明确标注食品的营养成分和热量,引导食品企业生产更健康的产品。同时,加大公共投入,建设更多的公共体育设施,如公园、健身步道、免费或低价的健身房等。
市民林女士建议,可以鼓励家庭、医疗卫生机构、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宾馆等配置体重秤,鼓励用人单位为职工健身提供基础设施和条件。校园内避免售卖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行动,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总之,要动员社会广泛参与,积极营造体重管理社会支持性环境。”林女士说。
自2017年起,市卫生健康部门倡导并持续推动“三减三健”理念和项目(即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骨骼、健康体重),并通过义诊、健康讲座等多种形式宣传和推广健康体重管理方式。各大医院也积极推动患者体重管理,例如市第三人民医院建立医学营养减重教学基地、市中医医院成立医学体重管理示范基地等,帮助患者控制基础病,合理减重,重塑健康生活方式。
“未来三年,我们将以《方案》为指导,加强体重管理工作,加大创新力度。”市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说,该局将联合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建设,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引导工作;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和合作联动机制建设;积极探索新的体重管理模式和方法,为居民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体重管理服务。
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围绕“全民健身日”、国庆、元旦、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小型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推动各类群体参与体育活动,实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经常化和生活化。“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体育场馆建设,举办更多样化的全民健身活动。”
教育部门非常重视学生体质健康管理。近年来,全市中小学校学生体测优良率总体不断提升,在2022年、2023年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省级抽测中,惠州连续两年排名全省第三。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养成体育运动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开齐开足上好体育与健康教育课,推动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试行一天一节体育课,科学开展学校“大课间”活动。
“今年将推动全市52所中小学校体育场地‘提档升级’,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锻炼需求。”该负责人表示,教育部门将加强健康教育管理,强化家校共育,力争全市儿童青少年群体超重和肥胖比例每年有下降。
●体重指数(BMI)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一个常用标准,其计算方式是体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m2)。
●依据现行《成年人体重判定》(WS/T428-2013)行业标准,我国成年人体重指数应维持在18.5≤BMI<24.0,BMI<18.5为体重过轻,24.0≤BMI<28.0为超重,BMI≥28.0为肥胖。成年人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为中心型肥胖,85厘米≤男性腰围<90厘米、8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为中心型肥胖前期。
●学龄儿童青少年通常使用《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WS/T456-2014)和《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WS/T586-2018)评估体重情况。
●孕期可参考《妊娠期妇女体重增长推荐值标准》(WS/T801-2022)、《妊娠期糖尿病妇女体重增长推荐值标准》(WS/T828-2023),孕期应加强体重监测,并在医生指导下做好体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