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8头号玩家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明确提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吉林大学厚重的历史画卷中,一批批师者在这片沃土上立德树人担使命,不忘初心铸师魂。他们怀民族复兴之心,立报效祖国之志,为人师表,授业解惑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栋梁之材。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出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的精神风貌。
本展用文字和图片集中展现了吉林大学30多位优秀师者的高尚师德、优良师风。他们“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他们最看中的身份是“教师”,他们传播知识,传播思想,塑造灵魂,无怨无悔地挥洒甘露,葳蕤满园桃李。他们是吉大师资队伍的优秀代表,是吉林大学教书育人、砥砺前行的重要力量。
师德涵养,学风养成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传承。今天,在哺育英才的道路上,一大批奋斗在自己岗位上的教师们,执着守望三尺讲台,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己任,默默耕耘,播种未来。
“教师强,则学校强”,吉林大学走过了70余载的光辉历程,在满园桃李芬芳的育人之路上,洒满了师者们奋斗的汗水,折射出了他们为人师表,躬身前行的身影,让我们走近他们,去领略他们献身教育事业,用嘉言懿行去凝聚青春力量的无悔深情…….
俞建章,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早石炭世生物地层学主要奠基人。
1951年,俞建章来到东北,参加东北地质专科学校的筹建工作。1952年,东北地质学院(长春地质学院前身)成立,他任地勘系和地史古生物教研室主任。从此,他一心扑在教学工作第一线。为了弥补教学实物的不足,他把自己多年积累的化石标本和珍贵的资料贡献给学校。他先后主讲了“地史学”“古生物学”“地层学”“珊瑚专论”等课程。在课堂上,他精湛的教学才能赢得了学生的极大赞赏。他注意培养学生的野外实践能力,并亲自带队指导。1957年,他开始招收研究生,并为学生树立了刻苦钻研,开拓创新的作风。
俞建章在研究领域里努力探索,致力于珊瑚的研究。尤其在异珊瑚类研究上成果卓著,发现了新属和新种,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公认,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为“建章珊瑚”。其专著《石炭纪二叠纪珊瑚》,成为他给祖国地质事业留下的一笔珍贵的学术遗产。
青山在,人未老。俞建章用一生的时间,怀着对祖国兴旺发达的追求和深情,在地质教育与科学领域中挥洒甘霖,默默耕耘,让后人永远记住了他拳拳报国的无悔深情。
蔡镏生,著名物理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催化动力学奠基人之一,光化学研究先驱者。
1952年,蔡镏生来到东北,参加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化学系的筹建工作,并任首届化学系主任。此番北迁,他仅带了少量的生活用品,却带上了全部书籍、资料和实验仪器。建系之初,他带领着老师们编写系统的教学大纲,开展示范性教学,很快就培养出一批基础课主讲教师。学科初创,前辈化学家们敢为人先、团结合作。他们用木板搭建实验台、用废墨水瓶做成酒精灯、自制实验用具,还辗转从国外带回各种配件和化学药剂。在地下室改造的实验室里,围着一张长条桌,老师带领着学生们进行着最基本的化学实验……在他的领导下,不到一年的时间,经过化学系前辈们的通力合作,东北人民大学化学系已经初具规模,在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分支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执着的探索、艰辛的开拓,“蔡镏生们”一手组建的吉林大学化学系从教学到科研,得到了迅速发展,承担和完成了一系列国家重点科研任务。吉林大学化学系也迅速跻身于中国先进学科行列,并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余瑞璜,著名物理学家,结晶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金属物理学奠基人之一。
1952年,余瑞璜从清华园来到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领导筹建物理系,并任系主任。在此后六十多年的时间里,始终坚守在教学前线。学科初创时,他亲自规划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用最短的时间就组建起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在实验室、资料室的建设上,他一面争取兄弟院校的支援,一面争取办学经费,同时带领师生们整修、设计实验仪器。他任物理系主任期间,在与朱光亚等老一辈物理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下,短短的几年,学校物理系就在国内颇具声望。他诲人不倦,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培养了大量的物理学人才。先后讲授了“普通物理”“理论力学”“光学”“现代物理”等课程,并承担热学、X射线晶体学等实验课的教学工作。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他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坚持组织和参加学术活动,为学生们答疑解惑,为社会培养出了大批高级科技人才。几十年的辛勤耕耘,他的学生遍布海内外,很多人已为人师,延续着他的事业。
作为杰出的物理大家,余瑞璜以一生都贡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而倍感欣慰,他常自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955年,高鼎三来到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物理系,至此把余生全部奉献给了中国物理事业,成为中国半导体事业的开拓者之一。1959年,全国高校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以“半导体”命名的系,在吉林大学正式成立。国家还在吉林大学试办具有特色的半导体化学专业。他出任半导体系主任兼半导体物理教研室主任。学科创建伊始,面临着许多困难,既少教师,又缺经验。他提出了“理化结合、理工结合”的建系方针。在教学实践中,他秉持着独特的教学、科研理念,把学校与科研院所、工厂联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体系,使半导体系成为我国培养半导体人才最多的教育基地。他治学严谨、甘当人梯,亲自在系内开设了主要专业课,并编写讲课教材为学生授课。他编写的《晶体管原理讲义》成为了我国半导体领域的开山之作。20世纪六十年代初他着手招收研究生,培养了全国第一个半导体光电子学方面的博士生。
高鼎三在任的三十余年里,献身祖国、投身教育。他的成功不仅是付出了心血与努力,更是他永远“敢于在前人所没有走过的道路上鼓足勇气,一往直前。”
1952年,王湘浩来到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参加筹建数学系的工作,并任系主任。他当时在数学系建立了微分方程、计算数学、计算机科学三个方向,使吉林大学数学系较早地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他从自己的成长道路中获得启示,提出:教授要为低年级学生上基础课。他不仅坚持这一观点,而且身体力行,编写讲义,亲自为每年的新生讲授“高等代数”。课堂上,他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言简意赅、突出重点,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的这些作风,使得数学系的学生受到了严格的训练,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功底。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德艺双馨的人格魅力,成为了学生们在校期间及日后人生中受用不尽的精神食粮。从1958年起,他开始参与电子数字计算机的研制,为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学科的创建奠定了较高的起点。1976年,他组建了吉林大学电子计算机系并任系主任。
王湘浩的一生,始终率领着学生们领跑在他所开创的学术前沿,在浩淼的数学世界里攻城拔寨、建功无数,为吉林大学数学系和计算机科学系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关键性的贡献。
唐敖庆,理论化学家、教育家、科技组织领导者。中国科学院学院士。我国现代理论化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1952年,唐敖庆来到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参加化学系的筹建。创系之初,条件十分艰苦,作为系里年轻的骨干教师,他主讲了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物质结构等十几门课程。他独特的授课风格、严谨的思维逻辑,令听课者心驰神往。他培养的学生之多,在教育界可谓首屈一指。仅1953年到1966年,就已先后指导了20多名研究生。1978年后,又培养博士生14名,硕士生26名。他还通过办学术讨论班和进修班等形式,将培养青年学者的工作扩大到全国。1963年“物质结构讨论班”中的8名正式学员被后人称为“唐门八弟子”,他们中有5人成为中科院院士,两人成为著名高校的校长。研讨班的举办一直持续到1994年。
唐敖庆将他一生所得的各类奖金建立了“唐敖庆基金”。为了纪念和传承他精神,学校为他树立了雕像,并以他的名字为研究所和楼宇命名,启动了“唐敖庆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计划,组建了唐敖庆班……
刘多三,著名神经病学家、神经病理学家及临床医学教育家。中国神经病学的先驱,吉林省神经内科奠基人。
1953年,刘多三率领着长春第一军医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前身)相关人员,白手起家创建了东北地区第一个神经内科,并于1955年在国内率先建立临床神经病理研究室及脑库,为神经内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不仅是医德高尚的医生,还是重视人才培养的名师。他常说:“只有培养出更多教授的人,才配称教授!”1978年,他在国内招收了首批神经病学研究生。1980年,他任国家首个神经内科培训中心主任。为了培育人才,他还广收临床、病理进修生,相继开办了20多期培训班。1981年,他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他主编的《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病理讨论集》和国内第一套神经病理彩色幻灯片,被广泛采用。他治学严谨、要求严格,鼓励青年勇于探索、奋勇向前,想方设法给中青年医生更多的锻炼机会,选送他们出国留学和研修,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神经内科的优秀人才。他的弟子中有许多人已成为国内外神经内科的专家骨干或学科带头人。
刘多三深知医学事业不是一代人或几代人能完成的。他立下遗嘱:死后捐献出自己的大脑贡献给祖国的医学事业!
董申保,著名地质学家、岩石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院士。中国变质地质学的奠基人之一。
1952年底,董申保来到东北地质学院(长春地质学院前身),从此,他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东北这片热土。在长春地质学院,他先后担任地质勘探系副主任、院长、党委常委,倾心致力于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他秉承“科学的办学理念、求实的办学精神、严格的质量要求”三宝办学。在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强调基础理论与专业相结合的同时,注重野外地质与实验、物理化学相结合;在重视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工作中他有想法和思路,并将其付诸实践,使各系、所以及野外实习基地办出了各自的特色。为了培养建设高水平、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他承担起培养青年教师的重担,给大家补数学、讲量子力学、开物质结构等课程,用与地质学相关的基础理论来武装他们,还开设了地质专业课程,强化他们的专业基础。他还想方设法地提高中青年教师的外语水平,亲自研究培训方案,督办培训进程,为中青年教师营造了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并选派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许多亲历者对他都充满了感激……
1954年,陈秉聪来到长春,参加筹建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吉林工业大学前身)。建校初期,学校汽车拖拉机系下设汽车、发动机和拖拉机三个专业,拖拉机专业是国内首创。20世纪五十年代,我国拖拉机行业还是一张白纸,他凭借着自己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机械学知识,挑起了建立我国第一个拖拉机专业的重任。为尽快组建起拖拉机工业专业队伍,他从实际出发,借鉴苏联经验,编写教学大纲,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很快建成了专业试验室和实物教学资料室。他边学边教,编写出的《拖拉机理论》成为我国拖拉机专业的首部教材。该书迄今为止依然是专业基础教材。以此教材为平台,我国培养出大批专业骨干人才。进入20世纪六十年代,他以高瞻远瞩的视野和魄力,提出了“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建议,开始招收和培养专业研究生。在他担任主管副校长期间,学校经过努力,硕士点增加到28个,博士点增加到10个,还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农业机械设计制造学科国家重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他陆续培养了16名硕士生、27名博士生和2名博士后人员。许多企业用“一将难求”来评价他培养出来的学生。
1952年,吴式枢来到长春,参加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物理系的创建工作。物理系组建初期,师资力量匮乏,他经常同时讲两、三门课。在课堂上,他不仅对基础概念和规律分析深刻,理论推导也十分严密。令师生们叹服的是,这位年轻教授上课从来不带讲稿,再繁杂的公式推导都能一步不差地写出来,足见他功底深厚。为了尽快培养教师队伍,他在承担管理工作的同时,还担任数门课程的主讲。当年量子力学兴起时间较短,属一门冷僻的学科,但它的应用前景却非常广泛。他睿智地看到这一学科的发展前景,大胆地开设了当时连国际许多知名院校都未曾开设的“量子力学”。这是一门学界公认的难讲课程。这一门概念叠加、逻辑缜密的课程,由他的口中,深入浅出,涉及的理论概念,信手拈来,他灵活简洁的授课风格成为当时吉大校园一景,许多其他系的学生也慕名来旁听他的课,一睹他潇洒的学者风采。
吴式枢在多年的工作中,始终不计得失、率先垂范、传道授业、答疑解惑,培养了大批本科生和研究生,为吉林大学树立了刻苦钻研,求真务实的学风。
1957年,杨贵贞来到第一军医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前身)任教。几十年来,她以独特的科研体系开创出多个免疫学发展方向,促进了众多前沿学科的发展,在祖国医学事业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国内外医学界所瞩目。她集免疫学家和医学教育家于一身,把大量时间用在了人才培养上。作为首届博士、硕士生导师,她以自己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格为学生们做出了表率。多年的教学实践,她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教育体系和培养方法,创造性地提出了“高起点”医学教育理论,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收效显著,一批优秀医学人才在她的培育下成长起来。她一生培养了近百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博士后人员,她的学生遍布世界十多个国家及国内多个省市。她还招收大量的进修生,并在北京、江西、福建等地,开办免疫学学习班,受益者达数千人。对信函求知者,她都一一答复,很多人都称她为“没有见过面的老师”。
杨贵贞多年来,像一名辛勤的园丁,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着新一代免疫学科技人才的苗圃。她的医学教育思想和在人才培养上的杰出贡献受到了医学教育界的广泛重视和高度评价。
1954年,刘树铮随第一军医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前身)迁至长春。1960年,学校责成他在原有防化学教研室的基础上,创办“工业卫生系第二教研室”(即放射生物教研室),我国高校第一个放射医学专业由此建立了。同年,放射医学专业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并开办了全国师资进修班和技术员培训班。在办学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他组织教师自编教材、讲义,准备实验课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首届学生顺利毕业。1978年放射生物学科成为国内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他开始招收该领域第一批硕士研究生。1984年该学科又成为国内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1991年学科再次被批准为基础医学博士后流动站组成学科。
刘树铮一生对待教学兢兢业业,长期承担着诊断学、病理生理学和医学放射生物学等课程的授课任务,晚年仍坚持为本科生讲授科学进展课程。他对待学生认真负责、体贴入微,深受学生的爱戴。他一生培养了大批本科生,先后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研究人员60多人。他的学生遍布国内外,许多人还开创了独立的研究方向。
殷震,著名兽医学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动物病毒学研究的奠基人,中国兽医病毒分子学开拓者之一。
1953年,殷震来到中国人民兽医大学任教。他从教一生,甘当人梯。他认为个人的作用是渺小的,只有做好“人梯”,使一批批学生踏着自己的肩膀登上科学的高峰,国家的兽医事业才有希望。因此,他竭尽所能为学生创造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他把自己的稿费及奖金用作学生购买资料的经费和青年学者奖励基金。为了给学生创造出国学习的条件,他捐献自己私家珍藏的物品。他还不计个人名利,勇于承担责任,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他爱才如命、育人有方,采用商讨式、研究式的方法,创立了“培养高科技人才群体”的立体式教学体系,培养出我国第一个兽医学博士。
殷震作为我国传染病与预防兽医学重点学科杰出的学术带头人,先后培养了16名博士研究生,29名硕士研究生和50多名进修生,为我国兽医医学高科技人才培养作出了杰出贡献。中国工程院院士夏咸柱和金宁一都出自他的门下,创造了学术界同宗同门“十年一院士”的佳话。他曾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曾获得全国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被总后勤部评为“一代名师”。
王惠岩,著名政治学家、法学家、教育家。吉林大学首批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1951年,王惠岩在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研究生班毕业后留校任教。1980年,他组建了吉林大学政治学教研室并任主任。1983年我国政治学专业恢复以来,高校第一个政治学系在吉林大学建立,他出任系主任。他先后出版了《政治学原理》《行政管理学》《领导科学》《法学基础理论》《当代政治学基本理论》等专著和教材,创立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课程体系,招收了建国以来我国第一批政治学硕士、博士研究生。他一生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把学生看得很重,对学生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在生活上关心体贴。他虽然弟子成群,却仍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毕业多年的学生,遇事还是愿意回来征求老师的意见。每当看到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他都感到非常地欣慰。学生在生活上遇到困难,他都及时给予帮助。他用自己多年积攒的稿费等,设立了“王惠岩奖助学基金”,以资助那些品学兼优和家庭贫困的学生,目前,这一基金已发展为“王惠岩基金”。
王惠岩那种孜孜以求的拓荒精神,开创事业和奋勇争先的拼搏精神,将与吉林大学共存!
1952年孙家钟到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任化学系助教。他在唐敖庆亲自示范和指导下,于1954年走上大课讲坛,讲授了人生中第一门课——“物质结构”,得到了师生的好评。从成为教师的那一刻起,他始终注重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在前辈科学家的精神感染下,他秉承 “传道、授业、解惑”的信念,教学和科研两不耽误,几十年如一日,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先后讲授过十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岁至80高龄,还为青年教师和研究生悉心讲授自己一生对理论化学的深入理解,使他们受益匪浅。他对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严格要求,注意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且身教重于言教。研究进入关键时刻,他常和弟子们在工作室里通宵达旦共同奋战。对于学生的论文,他从题目到内容都精心推敲、反复修改。在生活中,他淡泊名利、屈己待人。学生发表的论文,虽是他提出的课题,并进行指导把关,却都总是署名在后,所得稿费分文不取。弟子们在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他都了如指掌,经常解囊帮助……
孙家钟在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涯中,成为了敬业爱生、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润物无声的楷模。
1948年,年仅18岁的高清海考入东北行政学院(吉林大学前身),此后几十年的时间,他的命运与这所大学紧紧联系在了一起。1952年他在哲学教研室刘丹岩教授的指导下担任了逻辑学和哲学的教学工作。他的教学方式和希腊哲人、先贤孔子等人相类似。课堂上,他用清晰的语言,生动活泼的事例诠释着晦涩枯燥的哲学理论。在生活中,他与学生问答互动,由浅入深触及哲学的深层。在他的“哲学沙龙”里,那种无拘无束、飞扬灵动的气氛表现得更为强烈。他学识渊博又平易近人,只要有人愿意探讨哲学问题,他随时都会为对方敞开心灵的大门。智慧与热忱,如同磁铁一般,形成了无形又强大的引力。他在谈到一生中最为得意的事情时说:“我有一批遍及全国各地的、在各自领域成就不凡的好学生。”每一位师从他的学生,提及师生因缘时,都会动情地讲述类似的故事,最后总是忍不住泪光盈盈,感叹一句“师恩难忘”。
高清海先后培养了40多名博士,如今他们都已经成为国内著名的哲学教授。他的学生桃李天下,在各自的领域里努力开创一片天地。
1949年,张维达考入东北行政学院(吉林大学前身),毕业后留校任教,同年被选送至中国人民大学攻读研究生,毕业回到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经济系任教长达五十余载。他曾连续几学期为不同的年级,同时讲授统计学原理、经济统计学和贸易经济课程。他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把授课过程看作是教学相长的过程,不断开拓新领域,从不满足反复教授已有的知识,把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在调任党委宣传部工作期间,他始终坚持不脱离课堂,同时为经济系几个年级的学生讲授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两门课程。1980年,在他给新生讲授政治经济学课程时,已经学完这门课的前几届学生,还挤到新生班级再次听课。他们说:“听张老师讲课,不只是获得真知灼见,更是一种享受。”至今,许多早年毕业的学生还珍藏着当年听他讲课的笔记。
张维达作为教书育人的典范,在政治经济学领域的理论建树高屋建瓴,具有大师风范。他主编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论》等教材和理论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国家奖励和社会的高度评价。
1955年,宋玉泉到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吉林工业大学前身)工作,先后在物理教研室、金相教研室、锻压教研室任教。刚到学校时,学校师资不足,他主动承担了大量的教学工作,同时讲授十个班的实验课和六个班的习题课,每周还有三个晚上值班答疑。他坚持研习基础理论,并给师资培训班授课,潜心钻研塑性力学及弹塑性理论,进行“场致塑性”“金属力学性能测试”等研究,为日后的超塑性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他从教63载,将自己毕生的智慧和才华献给了教育事业。多年来,共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81名,博士后3名。他的学生很多都已成为国内材料行业的业务骨干。
宋玉泉根据自身的经历,提出了在“思想、工作、肌体、精神、感情、理智”等六个方面的“六个强度与韧性”,还提出了要在“自我批评、接受批评和批评大家”上具有“三个勇气”。他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主”。这些不仅是他人生经历的缩影,更是激励后人的精神财富。
黄大年,著名地球物理学家。2017年被追授为“全国优秀员”“时代楷模”“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荣膺201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1977年,黄大年考入长春地质学院(长春科技大学前身),留校工作后又在本校攻读硕士学位。1992年被选送至英国攻读博士学位。在英国从事科研18年,取得了多个世界领先的科研成果,被誉为世界航空地球物理顶级科学家,成为了这个领域的探路者和引路人。2009年春,他毅然放弃英国的一切,回到祖国,出任母校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全职教授。他不仅是一位战略科学家,同时也是目光高远的教育家。他常说:自己最看中的身份是“教师”,培养学生不仅是“授人以渔”,更是为了学科发展的未来、人才建设的未来、国家战略的未来。他主动担任“李四光班”班主任,悉心指导了44名研究生(其中博士生18名)。他为学生们在科研学习中传授知识、答疑解惑,在人生道路上传递温暖、指引方向。学生们都知道黄老师的名言:“一定要出去,出去一定要回来,回来一定要报国。”
黄大年为党和国家的教育、科研事业倾尽所有,奉献的脚步坚定而踏实,付出的汗水炽热而沸腾。
在出土文献里勾稽中国历史 ——记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古籍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吴良宝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