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牍,是纸张发明之前,古人的主要书写材料。从先秦到魏晋,简牍记录了泱泱中华长达一两千年的文明历史。一枚枚简牍,如同文明标本,定格了许多历史瞬间,让我们得以在千年后窥见古人的生活点滴。
甘肃简牍博物馆是全国汉简的“收藏家”,馆藏汉简数量占目前全国出土汉简总量一半以上。汉代人爱吃盐?汉代人“考公”考什么?他们出入边塞要出示“年卡”?在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让我们走进甘肃简牍博物馆,了解那些你不知道的妙趣知识!
在汉代,戍边吏卒使用的食盐一般由官府配发,每名戍卒每月领取的标准是3升,约为现在的216克,即每日7.2克。从现代医学知识看,这个食盐量可不算少。汉代人这么重盐,是“口味重”吗?其实不全是。除了用于制作盐豉,食盐还会被添加进牛、马的饲料里。
“能书”“会计”和“知律令”是汉代屯戍机构基层官吏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能写、会算、懂政策、知法律,这也是汉廷决定边塞基层官吏升降赏罚的重要依据。戍卒与官吏为了晋升,需要勤加练习书法和计算能力,西北边塞出土大量“习字简”和“乘法口诀简”,与此不无关系。
巡视天田,是汉代值守烽燧的戍卒们每天都必须完成的一项日常工作。天田是两个烽燧间一段长长的沙地,当有人或马私自穿越时就会留下足印,用来侦察敌人出入踪迹。那么,如何证明戍卒没有“摸鱼”,巡视了整段天田呢?汉代人制作了“日迹梼”。
当巡视到烽燧时,戍卒把“日迹梼”插在沙地上,取上前一天其他戍卒巡视时插在沙地上的“日迹梼”返回戍所。以此往复,即可证明每个戍卒都完整地巡视了天田。
现代人注重防伪,古人也是如此。为了防止他人篡改数据等信息,汉代人会在订立契约或统计数量时,在简牍上契刻表示数字的符号。
在汉代边塞,官府制作两份刻有契口的出入关符,一份放在关口,一份由个人执有。个人执符出入关时由官吏核验契口是否相符,合则通关。这个程序称之为“合符”,这也是“符合”一词较早的来源。这种关符有按月或按年制作、使用之分,好似今天人们在各种场合使用的“月卡”和“年卡”。
汉代人在简牍上书写一个“同”字,从中间一分为二,由双方当事人各执一半。需要核验时,双方将所执半简合在一起,这样就能拼成一个完整的“同”字。或许,这就是现代“合同”的来历。
穿越博物馆的门廊,如同翻开一本沉淀着历史与文化的厚重书卷。每一件文物,都是探寻我们“从何而来”的时光钥匙;每一处展示,都将成为指引我们“要到哪里去”的镜鉴。知兴替、明是非、启智慧,国际博物馆日,让我们一起走进博物馆,开启一段博物致知的意趣之旅!
龙8long8国际
1.微游甘肃内容文章旨在宣传甘肃文化旅游,只用于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由于条件所限,在转载之前无法与所有权利人联系授权,可能出现部分原创图片或文字未署名,请联系添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处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