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能“救命”!常用急救知识合集
栏目:户外知识 发布时间:2024-06-25 19:11:07

  龙8头号玩家如果发现有人突然倒地,施救者需确认环境安全,做好自我防护,判断患者意识及反应,检查呼吸。如果患者无意识、无呼吸,立即呼救,拨打急救电话,并取得AED,同时尽快开始心肺复苏:

  施救者首先暴露患者胸部,将一只手掌根紧贴患者胸部正中、两连线中点(胸骨下半部),双手十指相扣,掌根重叠,掌心翘起,双上肢伸直,上半身前倾,以髋关节为轴,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确保按压深度5~6 厘米,按压频率100~120 次/分,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复原状。

  检查口腔有无异物,如有异物将其取出。用仰头举颏法开放气道,通常使患者下颌角及耳垂的连线与水平面垂直。

  施救者用嘴罩住患者的嘴,用手指捏住患者的鼻翼,吹气2次,每次约1秒,吹气时应见胸廓隆起。

  循环做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30:2),每5组评估患者呼吸和脉搏。

  根据AED电极片上的图示,将一片电极片贴在患者胸部的右上方(胸骨右缘,锁骨之下),另一片电极片贴在患者左外侧(左腋前线之后第五肋间处)。

  将两片电极片分别贴在婴儿和儿童的胸前正中及背后左肩胛处,体格较大的儿童也可如成人的位置贴放电极片。

  AED分析心律时,施救者语言示意周围人不要接触患者,大声呼喊“请不要接触患者”,等待AED分析心律,判断是否需要电击除颤。

  电击除颤后,立即继续实施心肺复苏。2分钟后AED会再次自动分析心律,确定是否需要继续除颤。如此反复操作,直至患者恢复心搏和自主呼吸,或者专业急救人员到达。

  气道异物梗阻的识别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患者常不由自主地以一只手或双手紧贴颈前喉部,称为“V”形手势。

  严重的气道梗阻症状,但意识清醒,应当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根据情况采取以下方法施救。

  ①施救者站到患者身后,用一只手支撑患者胸部,让患者前倾(腰部向前弯曲),利于异物从口中排出,而不是顺呼吸道下滑。

  ②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或单膝跪在患儿身后,用双臂环绕患者腰部,让患者弯腰前倾。

  ③施救者一只手握拳,握拳手的拇指侧紧抵患者剑突和肚脐之间(脐上两横指),另一只手握紧此拳,用力快速向内、向上冲击,重复5次。

  ④每次腹部冲击后检查气道梗阻是否解除,如果解除,不必做满5次,如果梗阻没有解除,继续交替进行5次背部叩击。

  当无他人在现场相助,打电话又困难,不能说话报告情况时,可以采取自救腹部冲击法。

  ③还可选择将上腹部抵压在一块坚硬的平面上,如椅背、桌缘、走廊栏杆等处,弯腰并连续向内、向上冲击,直至排出异物。

  ①施救者坐位或蹲位,将婴儿抱起,用一只手保护婴儿头颈部,将其头低脚高放于前臂上。

  ②用另一只手固定婴儿下颌部,使头轻度后仰,将婴儿翻转为俯卧位,使其俯卧在施救者手臂上,头低于身体。

  ①施救者坐位或蹲位,用两只手及前臂固定婴儿,将其翻转为仰卧位,保持婴儿沿着施救者手臂的方向,头低脚高顺放(或横放)在大腿上。

  ②施救者用一只手的中指和无名指(或食指)并拢,在婴儿胸部正中、两连线下方水平垂直向下冲击按压,重复5次,深度约为婴儿胸廓前后径的1/3。

  ③每次冲击后检查气道梗阻是否解除,如果解除,不必做满5次,如果梗阻没有解除,继续交替进行5次背部叩击。

  ● 避免盲目使用手指清理呼吸道,如婴儿口腔内有可视异物,施救者可用小指清除。

  ● 气道内异物被清除后,即使看起来状态良好的婴儿,也应该尽快去医院进行检查,以确保没有损伤气道或其他内脏器官。

  ● 婴儿一旦意识不清,立即小心地将婴儿移到一个坚硬的平面上;如果还没有拨打急救电话,立即呼叫;开放气道,给予2~5次人工呼吸,然后进行心肺复苏。

  当处于高温、高湿环境时,如果出现多汗、口渴、乏力、眼花、恶心、头痛、头晕等症状时,就要警惕中暑的发生。

  ①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或空调房等温度较低的环境,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

  ③体温升高者,可采用冷敷、擦浴全身(除胸部)的方法降温,同时扇风加速散热,用冰袋冷敷双侧腋下、颈部及腹股沟等部位。

  ②电击伤最易造成心搏骤停,当患者脱离电源后,迅速查看情况。患者有无意识、呼吸,有无烧伤等外伤。如患者无意识和呼吸,必须争分夺秒进行心肺复苏。立即呼叫“120”,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护,并在不间断抢救的情况下护送到医院进一步急救。

  ③轻度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应原地休息1~2小时再活动。无生命危险,用干净纱布或清洁布包扎烧伤伤口,处理外伤。

  ● 立即用冷水(15—25℃)持续冲洗(或浸泡)伤处降温,直至疼痛缓解;避免用冰块直接冷敷,特别是烧伤面积较大时(20%以上)。如有必要,同时紧急呼救,启动急救系统。

  ● Ⅱ度烧烫伤,不要刺破表皮水疱,不要在创面上涂任何药膏,应用清洁敷料(如纱布、毛巾等)覆盖伤部(尽量不使用易掉毛的布料),以保护创面,防止感染,并立即送医。


本文由:龙八国际健康管理提供